5G+AI: 产业互联网下的智能通讯新时代

中德携手,合作共赢

2019年5月31日

5月24号上午,《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中英文版)在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该报告从全球形势、创新环境、科研突破、经济发展、社会应用等视角,对过去一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总体情况进行了回顾,并揭示了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目前人工智能战略部署从少数大国关注走向“全球布局”的新格局,中美两国是全球人工智能合作网络核心节点。而中美之间硝烟持续的贸易战以及美国对华为突如其来的制裁措施,将人们的眼光再一次聚焦在了未来5G和AI时代的发展及合作趋势上。


5G+AI两把“钥匙”:双核驱动带来“万物互联”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5G和AI就像两把钥匙,两者“双核驱动”,实现万物的互联。在这两项技术的双轮驱动下,促使各个产业开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转型的门廊逐渐降低,各行各业开始融合。从“万人互联”到“万物互联”,我们也由消费互联网时代,逐步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


5G驱动力+AI催化剂:“乘法效应”带来颠覆创新


借助产业互联网,一些企业也从传统的“单脚跳”,变为与互联网协作的“双腿跑”。专家认为,企业从“互联网+”变成“+互联网”,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乘。很多传统产业经历了从“触网”到“上云”,到主动拥抱产业互联网。以汽车生产线为例,许多工厂开始逐渐采用智能化的生产过程,定制车辆通过云端的智能信息物理系统的调度在动态生产线上自主移动,完成生产步骤,同时上下游联网互动,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对劳动力的要求及其定制化服务的成本。


5G+AI两座“桥梁”:战略对接带来合作共赢


德国作为制造业强国,在工业3.0时代,其自动化和信息化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便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工业4.0”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其智能化生产已逐步走向成熟,许多已落地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在2019年汉诺威工博会期间也进行了展示。 受“工业4.0”的影响,中国相继提出《中国制造2025》政策,核心思想为智能制造,旨在推动中国传统产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中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成功转型。在该政策的促进下,中德双方在智能化生产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深度对接和合作,共同推进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和5G网络作为《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中合作的新亮点,双方在技术研发、产品供应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很高的互补性,有着无限的合作机遇。该双项技术的合作发展就像两座桥梁,不仅能实现其战略的对接,更促进了两国间制造业、科技、创新等企业的长远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作为中欧市场信息交流桥梁,德国莱欣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和政策走向,广泛地与德国各大工业企业、机构和协会保持合作,多次组织中德工业4.0创新论坛、中德企业专业学习研讨会、德国智能机器人工厂考察之行等活动,旨在建立沟通桥梁和稳定的合作平台, 促进中德企业交流,。


更多业务信息及行业资讯,请继续关注德国莱欣


资料来源:新华社,欧洲时报